股权转让案例:北京国税借助第三方信息催缴股权转让所得税18亿元

案情回顾

“一条第三方信息‘价值’18亿元。”日前,记者在北京市国税局采访时,听税务人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8亿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随后就此进行采访,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不久前,北京市国税局通过对一条涉税第三方信息的核查,及时发现某金融企业发生大额股权转让交易,税务机关一次性催缴企业所得税18亿元,确保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所谓“第三方信息”,是指除税务机关征管数据和纳税人申报信息之外,从其他途径获得的涉税信息。这条带来18亿元税收的信息,来自一张普通的报纸。

2013年11月的一天,北京某报刊登的一条财经新闻引起了北京市国税局一名基层税务人员的注意——《AN证券公司80%股权挂牌转让》,报道称,AN证券公司大股东TB基金公司将其持有的AN证券全部股权挂牌交易,报道据部分挂牌价推算,全部交易金额近100亿元。

这名税务人员叫杨绪忠,是北京市国税局第一直属税务分局信息管理科干部,该科的主要职责是搜集、分析全市涉税第三方信息并启动第三方信息核查机制。凭着职业敏感,杨绪忠从这条几百字的新闻里嗅出了“税收的气味”——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发生股权转让交易,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实现,并依法计缴企业所得税。

这条新闻随即被编入当期《涉税第三方信息》,并安放在醒目的头条位置。作为北京市国税局负责风险控制和纳税评估的专业部门,第一直属分局提出了明确的核查要求:“请主管税务机关对TB基金转让AN股份的成交情况进行核实,并对相关涉税处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进行核查。”

核查要求立即传递到TB基金公司的属地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国税局。100亿元,交易金额如此之巨,涉税金额必定不小!西城区国税局税务人员进一步了解到,TB基金公司持有的AN股份,既有多年前的原始股份,又有历年派发的红利转增股份,还有因新增股东引起的股权调整等情况,历时时间长,成本计算繁琐、涉及相关政策也颇为复杂。西城区国税局高度重视核查工作,在局领导的协调下,该局风控部门、主管税务所、收入核算和所得税等多部门联动,及时了解交易进展情况,对疑难政策进行会商,明确税法依据。

在做足功课后,税务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沟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负责报税的企业会计对此次转让竟然一无所知。税务人员联系到企业财务部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对转让细节也所知不详。如此重大的交易,公司财务部怎么会信息“空白”?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隐情?

原来,TB基金虽已将持有的AN股份挂牌,但交易细节仍在洽谈中,交易协议尚未签署。财务部门此时尚未介入与交易有关的业务。

多年从事大企业税收管理的西城区国税局第九税务所所长白玉明介绍,其实这种情况在大企业中并不鲜见。由于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由董事长、总经理等决策层作出,投资部门参与策划和操盘,交易前期处于保密阶段,在不少企业,财务部门往往在事后才获得交易信息并作涉税处理。白玉明提醒,交易行为一旦发生,纳税义务就已经产生,企业必须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及时进行税务处理。财务部门信息滞后,不仅给税收征管带来难题,也容易给企业自身造成涉税风险。

为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税务机关在得到AN股份转让协议签署的准确信息后,立即对基金公司进行约谈。TB基金是一家大型国有投资公司,对税务机关的管理要求也比较理解和配合。双方做了多次沟通,税务人员详细讲解了税法相关规定,督促企业在账面上足额反映转让收益,TB基金也对AN股权转让计税成本确认作了书面说明。2014年1月征期,TB基金公司就这笔股权转让所得足额缴纳企业所得税,共计18.05亿元。

 

第三方信息的说明


 第三方信息利用的“北京版本”

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堵漏增收,已成为北京市国税局强化税收征管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该局不断拓展第三方信息搜集渠道,挖掘涉税信息的潜在价值,查补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

2012年,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思路,北京市国税局明确第一直属税务分局为纳税评估和风险管理部门,分局专设信息管理科,负责搜集、整理、分析、发布涉税第三方信息。

据第一分局信息管理科科长李曼介绍,该分局有效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信息采集。

他们通过经济类报刊、专业财经网站、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等大众媒体,从各类财经新闻中获取企业重组、股权转让、重大经营事项调整等涉税信息。

他们通过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官方网站获取涉税信息,这些信息准确可靠,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他们通过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查询上市公司年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通过行业协会网站获取分行业的统计信息;通过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网站,获取监管机构对各行业和企业的监管信息;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获得企业股权转让和实物转让信息。利用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收集房地产项目竣工备案信息,督促相关房地产企业及时将已完工产品据实核算纳税。

他们还主动通过市局职能处室与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商委等政府部门联系,定期交换信息,了解企业工商登记、股权变更、外商投资企业股东变化等情况,并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征管环节中的问题,查找漏洞。

在定期编发的《涉税第三方信息》中,该分局对企业股权转让、企业重组、房地产竣工备案信息、税源变化动向等涉税风险点进行针对性提示,为加强征管、堵漏增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情报。

 

建立第三方信息核查机制

第一直属税务分局副局长夏宇告诉记者,搜集发布只是第三方信息利用的第一步。为了确保这些信息有效应用于税源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北京市国税局制定《涉税第三方信息调查核实管理办法》,建立了第三方信息核查机制,要求相关区县国税局尽快对市局发布的第三方涉税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并限期反馈调查结果,避免“漏网之鱼”。

经过不断完善,北京市国税局已形成一套第三方信息调查核实的有效程序。第一直属分局定期发送电子版《涉税第三方信息》,提出具体的核查要求及反馈时限。各区、县国税局纳税评估部门接收信息后,将核实任务下达给负责征管的税务所,税务所指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制作《调查核实报告》。《报告》经区、县局相关业务科室进行政策执行情况审核,确认无误后,发送到第一直属分局,分局登记台账,定期通报。由此形成了一个搜集——发布——核查——反馈——通报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

 

堵漏增收成效显著

从2012年建立第三方信息核查机制至今,北京市各区县国税局通过涉税第三方信息核查,共发现问题企业30多户,追补增值税1735万元,企业所得税18.2604亿元,滞纳金、罚款83万元。同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抵亏6755万元。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国税局将第三方信息核查扩展到非居民纳税人。今年初,该局制定《非居民税收第三方信息工作管理办法》,针对非居民税收管理中的信息“盲点”,规范非居民税收信息的搜集、发布、核查、反馈工作。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国税局组织非居民税收37.25亿元,同比增长43.9%.

北京市国税局总经济师郑怀远说,为了进一步优化涉税第三方信息搜集手段,提高信息搜集效率和质量,北京市国税局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发涉税第三方信息搜索引擎,设计关键词搜索程序,该程序可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自动进行搜索比对,发现和采集相关涉税信息。

此外,北京市国税局还将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面下功夫,推动建立税务机关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间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搭建第三方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其他政府部门的涉税信息共享,为加强税收征管提供重要保障。

本文来源于中国税务报,作者:刘光明 吕忠。明税律师整理、转载,如有疑问请联系newsletters@minterpku.com或者致电01059009170

并购融资税务

Related Articles

0 Comment

Leave a Comment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